台灣圖文作家Aida上週在Facebook 專頁《Aida&綺綺》中上載了爺爺牽著自己和綺綺的手的照片,鼓起勇氣,正式出櫃:「我是同性戀。之所以取綺綺(Kiki)這個名字,是因為那就是她的本名。」Aida得到最愛的爺爺祝福,在發文的最後寫道:「照片是爺爺牽著我和綺綺的手,爺爺說,什麼戀都不重要,只要我們幸福快樂就好。」
自2012年起,專頁《Aida&綺綺》的網絡人氣一直高企,Aida在專頁中分享和伴侶綺綺的日常生活,溫馨又搞笑,不少粉絲也羨慕他們。一直以來,Aida都沒特別提及另一半的性別,亦強調角色外型和故事都並無虛假。可是,她有時以「男友」稱呼綺綺,讓述讀者誤會了,所以她也後悔沒有想清楚用語,她亦同時為此道歉。
亞洲也不乏以同性戀為題材的電影及藝術作品,也是想揭示同性情侶的日常其實和異性情侶無異,都有愛慕、互相照顧和嘻笑怒罵,只是生理上的軀殼有所不同。回顧1997年的電影《春光乍洩》開首,王家衛用近鏡拍下性愛場面,毫不讓人感到嘔心。相反,唯美鏡頭下更分不清男或女的身軀。電影中又有二人相對視又相擁跳探戈的片段,都是想表達出同性情侶跟異性情侶生理上的相似,以藝術衝破生理軀殼的規限。
台灣去年宣佈同性婚姻合法化,為看似傳統保守的亞洲國度打破了常規,為愛踏前了一大步。然而,要突破伴侶的角式定型及意識形態,看來還需要點時間。透過Aida和綺綺的事,我們該反思一件事:為何我們假設了二人是一男一女?,傳統中根深蒂固的觀念牢牢地在我們的思想上紮根了很久。當西方國家都主張#MarriageEquaility #LoveWins,白宮都以彩虹色示人的時候,要大眾都從心的接納新的戀愛意識形態,還是需要更多的教育。
Text by GirlsMood